电磁兼容(EMC)的定义
1.1 电磁兼容(EMC)的定义
EMC(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)
“兼容”这个词语指同时容纳几个方面。而“电磁兼容”在这里是特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,并且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。概括地说就是不同的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友好共存的能力。
1.2 电磁骚扰和抗干扰
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:
1) EMI(电磁骚扰)
EMI,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。Interference也可用Disturbance或Emission替代。
电磁骚扰,用以评价设备本身在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电磁噪声。针对不同安装和运行环境、产品类别和其它特定要求等,会制定出对应的标准。在很多国家的法规和标准中往往规定测得的EMI发射电平将不能超过其对应的限制,该要求具有普遍性。
在电磁兼容范畴,我们主要研究以下几种电磁骚扰:
(1)以设备电源线的传导为途径向外产生的传导骚扰;
(2)以设备信号线、通讯线、控制线的传导为途径向外产生的传导骚扰;
(3)通过空间电磁场向外产生的辐射骚扰;
(4)接入电网的设备导致电源波形失真而产生的谐波;
(5)接入电网的设备在启停过程中对电网造成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等。
2) EMS(抗电磁干扰)
EMS,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。
抗电磁干扰,又称电磁敏感性。指在电磁骚扰环境中,设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电磁干扰能力。评价一个设备的抗干扰能力,衡量标准不是单一的,而是往往有多种评价等级。主要取决于该设备的重要性、使用场合及对周围的人和物的影响作用等。
在电磁兼容范畴,我们主要研究以下几种抗电磁骚扰:
(1)抵御以设备电源线的传导为途径来自外界的干扰;
(2)抵御以设备信号线、通讯线、控制线的传导为途径对通讯、控制等部分造成的干扰;
(3)抵御来自于空间电磁场的射频辐射干扰;
(4)抵御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干扰等。
1.3 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
电压电流的变化通过导线传输时有两种形态,我们将其分别称为“共模”和“差模”。如图1-3。
1) “共模干扰”存在于电源线中任何一相对大地和零线对大地之间,其也可称为不对称干扰,是载流体相对与大地间的干扰。
2) 平时设备中使用的电源线,以其作为往返线路传输的,存在于电源相线与零线及相线与相线之间的干扰,则称为“差模干扰”,也可称为对称干扰。